財政部、國家稅務總局和住房城鄉建設部近日發布房地產相關稅收新政,從供需兩端再發力,充分發揮稅收調節作用,進一步降低企業成本和購房人負擔;住房城鄉建設部、財政部又聯合印發通知,部署各地進一步做好城中村改造工作,推動符合條件的項目盡快啟動實施。隨著組合政策陸續出臺,有利于穩定市場預期、提振市場信心,有力促進房地產市場加快企穩和轉型向好發展。
及時回應群眾關切,不斷提振市場信心。本次調整房地產稅收政策,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“允許有關城市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標準,完善房地產稅收制度”和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“降低存量房貸利率,抓緊完善土地、財稅、金融等政策”的具體舉措,及時回應群眾關切,市場期盼已久的稅收支持政策落地,有力穩定市場預期,有利于進一步提振房地產市場信心。
政策合力不斷加碼,加快市場回穩向好發展。自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“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”以來,在住房城鄉建設部會同有關部門出臺的存量增量政策疊加的“組合拳”作用下,全國房地產市場已經呈現出止跌回穩的勢頭。在此基礎上,通過調整稅收的增量政策,不斷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和協同性,加快形成政策合力,進一步夯實房地產市場穩定健康發展的制度基礎。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,10月份,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房銷售價格變動情況顯示,各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降幅收窄或轉漲、同比降幅趨穩,房地產市場進一步改善。隨著本輪稅收政策調整,房地產市場有望進一步加快回穩向好發展。
加大政策調節力度,加快推動防風險、穩增長、促轉型。一方面,在供給側將各地區土地增值稅預征率下限統一降低0.5個百分點,將緩解房地產企業財務困難,有利于防范化解房地產企業債務風險、穩定房地產企業預期,加快加大項目投資開發。另一方面,在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,住房發展從“有沒有”轉向“好不好”的新形勢下,在需求側實施結構性降低契稅,將現行享受1%低稅率優惠的面積標準由90平方米提高到140平方米,有利于更好滿足改善性住房需求,激發居民購房置業的消費潛力。同時,以需求為導向,引導房地產企業開發戶型更好、功能更全、品質更優的“好房子”,促進房地產供求關系實現新的動態平衡,加快房地產轉型高質量發展。
摘自 《中國建設報》 |